模内热切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注塑加工技术,在欧美国家早已得到了普及应用。国外许多塑胶模具厂商所生产的模具50%以上采用了模内热切技术,部分模具厂商甚至达到80%以上。
近年来模内热切技术在中国的逐渐推广,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人力成本的增长与产品质量的升级,在欧美国家,注塑生产已经依赖于模内热切技术。可以这样说,没有使用模内热切技术的模具很难具有行业竞争优势,这也造成了很多模具厂商对于模内热切技术意识上的转变。
image.png
什么是模内热切技术?
通常塑料件在注塑成型后,料头和产品通过浇口相连,工人需要对浇口进行修剪处理,劳动强度大,浇口修剪不美观。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开模时从顶板上顶出切刀将浇口切断,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开模后进行剪切,由于此时塑胶已经冷却,剪切后的浇口面不美观,产品质量上不去,依旧需要多次人工修剪才能将浇口修剪平整,劳动强度依旧较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模内热切就是在塑胶模具未开模前,剪切或挤断浇口,从而在塑胶模具开模后,实现件料分离的模具注塑自动化工艺。简要言之,模内热切就是塑料件的料头与产品的自动分离技术。
模内热切模具的优点:模内热切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这主要因为模内热切模具拥有如下显著特点:
1. 模内浇口分离自动化,降低对人的依赖度;传统的塑胶模具开模后产品与浇口相连,需二道工序进行人工剪切分离,模内热切模具将浇口分离提前至开模前,消除后续工序,有利于生产自动化,降低对人的依赖。
2. 降低产品人为质量影响;在模内热切模具成型过程中,浇口分离的自动化保证浇口分离处外观一致性,其结果是质量一致的零件,而传统人工分离浇口工艺无法保证浇口分离处外观一致。因此市场上很多高质量的产品均由模内热切模具生产。
3. 降低成型周期,提高生产稳定性模内热切成型的自动化,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无用的人为动作,而产品的全自动化机械剪切保证质量一致性 ,在产品大规模生产过程中较传统的模具有着不可拟比优势。
模内热切模具的缺点尽管与传统模具相比,模内热切模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但模具用户亦需要了解模内热切模具的缺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模具成本上升模内热切元件价格比较贵,模内热切模具成本会大幅度增加。如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产量不高,对于模具厂商来说经济上不划算。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模具用户,模内热切系统价格贵是影响模内热切模具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
2. 模内热切模具制作工艺设备要求高模内热切模具需要精密加工机械作保证。模内热切系统与模具的集成与配合要求极为严格,否则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严重问题。如模具油缸安装孔平面加工粗糙密封件无法封油导致油缸无法运动,切刀与模仁的配合不好导致切刀卡死无法生产等。
操作维修复杂与模内热切模具相比,模内热切模具操作维修复杂。如使用操作不当极易损坏模内热切零件,使生产无法进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于模内热切模具的新用户,需要较长时间来积累使用经验。
模内热切系统的组成尽管世界上有许多模内热切生产厂商和多种模内热切产品系列,但一个典型的模内热切系统均由如下几大部分组成:
1. 微型超高压油缸
2. 高速高压切刀
3. 超高压时序控制系统
4. 辅助零件